2012 雜誌發表

威尼斯的兩位大使

…純粹就繪畫的分類而言,以城市景觀為主的畫作並不是一個全新的類型。荷蘭與佛蘭德爾地區的畫家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有此類的作品出現。但這些畫家們所強調的是一些日常生活景象,或者是節慶紀錄;但無論是城市或鄉間,所扮演的角色都只是活動的場景而已。所以對於此類的作品多半是以風俗畫來稱呼。十七世紀末,荷蘭畫家Gaspar van Wittel來到威尼斯,就像許多外來的藝術家一樣,他深深地被這個特別的城市所吸引,所繪製的主題完全是以城市的風貌為主,也因此奠定並劃分出La Veduta(城市景觀畫)的類別。北方畫派的畫家對於細節的處理相當講究,也正因為如此,Gaspar van Wittel不僅只是很仔細地準備創作時所需要的素描,更使用暗房投射的技術讓畫面更為精確。…

RMN375799NU

詳細內容請參閱  藝術家雜誌450期,2012年11月號

文藝復興時代威尼斯畫派大師

…在十五世紀,一個著名畫家的養成是必須要在工作室中經過長時間的訓練與學習;這個過程不是只有現代人所認知的繪畫技巧,如:各種主題的素描、各種材質的使用 …等。他們必須先在工作室中擔任學徒,從色粉的研磨,畫板、畫布的準備跟畫具的清潔開始,之後才慢慢開始嘗試繪畫的技巧。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都是從十幾歲,甚至更早的時候就開始出現在工作室中。…

05hdvierge-a-lenfant-st-JB-st-MM_Louvre

詳細內容請參閱  藝術家雜誌446期,2012年7月號

第一位被佛羅倫斯會畫學院認可的女畫家

…十七世紀初期的羅馬大約有兩千多位藝術家,Artemisia的出現立刻就成為當時的一個特例。她是羅馬巴洛克時期一位重要畫家Orazio GENTILESCHI的長女,從十二歲開始就在父親的工作室中擔任學徒,從事繪畫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畫家父親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女兒在繪畫上的天份,自然就訓練她成為自己的助手。女人在這個時期的歐洲並沒有任何的獨立地位可言,她們的監護人可以是父親、丈夫、兄弟,甚至是自己的兒子;而只有位高權重,或是極端富有的女人才有可能脫離這樣的社會架構。一般而言,她們不可以獨自出門,並且出入的場所多半就是教堂或是修院。在這樣大環境下成長的Artemisia除了接觸父親的工作外,頂多就是到教堂去參拜。…

Artemisia

詳細內容請參閱  藝術家雜誌445期,2012年6月號

竇加與人體

…竇加出生在一個有義大利血統的富裕家庭中,在通過高中會考之後就立志要成為一位畫家。雖然他的父親要求他同時修習法律的課程,但並沒有阻止他去羅浮宮臨摹與學習,亦沒有極力反對他的志向。因為這位非常有文化素養的銀行家父親不僅常常帶著兒子一起去參觀羅浮宮,同是更和許多藝術收藏家有著很好的關係。在他那個年代,人體素描是所有要以畫家為志業的年輕學子的必修課程;它雖然被認為是最困難的課程,同時也是最受教。這些年輕藝術家的繪製的對象可以是古代的雕塑,前輩大師的作品,或是工作室中的人體模特兒。在一些私人工作室學習之後,竇加考進了…

05-529021

詳細內容請參閱  藝術家雜誌444期,2012年5月號

音樂與藝術

…德布西曾在1911年寫道:「我對畫面的喜愛幾乎是跟音樂一樣」;這已經很明顯地點出了他除了音樂方面以外的興趣。只是這位與眾不同的音樂家所注意的並非一些規則明確的學院派畫作,而是一些特立獨行的藝術家與詩人。他同時也對古代的希臘藝術有一股狂熱,除了持續關心Delphes考古挖掘的新發現外,在音樂的創作上也把這些都融入在其中。就像許多著名的作曲家一樣,德布西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彈得一手好鋼琴,同時也有很好的樂理基礎;也是因為這樣,他才有資格選擇合聲學與作曲的課程。但在學習的過程中並不順利,因為他不僅不遵守古典樂曲創作的規範,對於自己的創作概念也不是很清楚。當時學校的老師就認為他非常的有天份,但目前則還是在很混沌的狀態。…

01 - Marcel Baschet Portrait de Claude Debussy 1865

詳細內容請參閱  藝術家雜誌443期,2012年4月號

對芬蘭的熱情

…從中世紀開始直到十九世紀初,芬蘭隸屬於瑞典王國;而在1809-1917年之間則成為蘇俄管轄的一個獨立公國。儘管在政治上是以俄國為首,但其它方面卻是以瑞典文化為主,所以Akseli Gallen-Kallela在學校所接受的教育自然也不例外。不過他同時也在晚間參與由芬蘭藝術協會所提供的一些課程。他在十六歲的時候獲准進入芬蘭藝術協會旗下的一所素描學校,但他認為素描學校所教授的課程太過狹隘且土氣!而不容否認地,當時即使是在首都赫爾辛基,整個文化活動仍就是相當的貧乏!1884年的時候他獲得了一筆可以到巴黎學習的獎學金,從此也開啟了他和巴黎之間密切的關聯。他在巴黎總共待了五年,儘管在生活上並不優渥,但他卻品嚐到了巴黎精緻的文化生活。雖然在法國首都有著放蕩不羈的藝術家生活,並且還接觸到許多新鮮且豐富的人物與風情,但Akseli Gallen-Kallela卻還是鍾情於在自己國家中常接觸到的人物與風景。…

08.La legende d'Aino

詳細內容請參閱  藝術家雜誌443期,2012年4月號

古羅馬人的生活藝術 龐貝古城遺物在巴黎展覽

…龐貝這個城市在西元前六世紀左右由當地的原始居民所建立。因為維斯威火山的熔岩而讓它有著相當肥沃的土壤,再加上位居當地的交通樞紐,使得這個城市陸續受到希臘、依特拉斯坎(Etrusque)、薩姆奈特(Samnite)…等政權的統治。而自西元前八十年起,直到七十九年滅亡為止,龐貝則成為羅馬帝國的殖民地。這個遠離權力中心的城市並不算小,並且整個地區的物產相當豐富,加上氣候溫和且近海,所以很多的羅馬人把此地當作他們的度假勝地;而當地的居民也大多是生活優渥的中產階級。也正因為它不是權力的中心,城市和居民的生活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所以龐貝古城區在歷史與考古學家的眼中更顯得重要。因為帝王將相的豐功偉業可以靠著史學家的文筆世代流傳,而大型的公眾建築與裝飾也因為歷史與文化的承傳而備受重視。但就像許多古老的文明一樣,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卻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殆盡。因此當龐貝古城區在十八世紀真正開始挖掘與研究後,現代人才逐漸揭開了一般古羅馬人日常生活的神秘面紗。…

table

詳細內容請參閱  藝術家雜誌440期,2012年1月號

發表留言